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>新闻中心>>校长论坛>>阅览文章

“现代田园教育”助推学校高品质发展

时间:2022/6/6 11:59:14 来源:溧阳市上兴中心小学作者:朱俊字体显示:大 中 小阅读:5691 次

上兴中心小学创办于1940年,历经风雨八十余载。2014年2月学校由老校区迁入集镇新校区,2019年创建常州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。学校现有教学班38个,学生1771名,教职工118名是一所规模较大的乡镇中心小学。

近年来,学校以“让每一个生命自然生长”为办学理,围绕“办一所有田园气质的学校,育一代有家国情怀的新人”的办学目标全体师生凝心聚力、众志成城,努力将学校建成“花园果园美丽田园,学园乐园幸福家园”,形成了现代田园教育的办学特色。学校先后获得常州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、常州市文明校园、常州市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课程群研发与实施领衔学校、常州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、常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、溧阳市校本培训先进单位等几十项荣誉。江苏电视台教育频道、《江苏教育报》、《现代快报》《溧阳日报》先后报道我校办学事迹,省市各级领导多次来校调研指导,并予以积极评价。

一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,引领学校高品质发展

(一)完善办学思想,明确奋斗目标

学校凭借所在区域的资源优势、人文优势、师生优势,结合学校多年积淀的文化传统,打造以“现代田园教育”为特色的办学品牌,以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、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发展思想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和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理论指导,努力践行学校的办学理念。

(二)优化育人环境,凸显办学特色

1.打造“一亭、一廊、一馆、三石、十园”文化景观。从学校定位及办学特色出发,精心规划校园环境建设,合理利用校园各区域,栽种培育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各类果树、花卉、作物、蔬菜、盆景,使校园成为果园、花园、农园……从而形成具有现代田园特色的校园环境。走进校门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刻有与上兴发展相吻合的“上行而兴”的广场景观石,它正是兴小人上心做事、上心做人的精神写照。迈步校园,可以看到红枫园、杨梅园、梨园、石榴园、樱花园、枇杷园、桃园、桂花园、乐耕园、艺耕园、赏心亭和葡萄长廊。途经赏心亭,可以在那里小憩、看书、冥思,这正是“亭小可览天下风雨,书薄能知古今沧桑”的生动写照。艺耕园里或挺立、或盘曲的盆景,则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自然之美、艺术之美。在乡愁馆,将会看到老水车、独轮车、老纺车、老石臼等一大批传统农耕和农业生产老物件,这些“宝贝”见证了中国老百姓的农耕智慧,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。

2.精心设计连廊文化、墙壁文化、道路文化。教学区一、二楼、三楼连廊分别以“美丽的村庄,可爱的家乡,美音自在溧阳”等为主题,布置着上兴镇域的各个村庄、家乡的非物质文化以及七彩曹山旅游度假区美景的图文简介,让孩子们在校园内就能感受到家乡的美。在2号教学楼北侧一二三楼道口分别布置了三幅对联。一楼是“花园果园美丽田园,学园乐园幸福家园”,横批:“桃李满园”,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美好办学意愿。二、三楼分别是陶行知先生的两句名言 “千教万教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学做真人”“行是知之始,知是行之成”,它们时刻向全体师生诠释着教与学的真谛,也是学校教风、学风的来源。校园道路和墙壁文化的设计也颇具匠心,把闻名全国的溧阳1号公路移进校园,教学楼的墙面上则喷绘着具有古风韵味的四季田园生活场景图。迈步在校园大道上,犹如徜徉在美丽的彩虹上,感受季节更替,领略四季美景。徜徉校园中,花香阵阵,鸟语婉转;漫步连廊间,书香淡淡,书声琅琅。

3.建设具有浓郁的田园特色的班级文化。每个班级选取一种乡村常见的动植物作为班级标志,要求每一名学生都了解熟悉它们,深入挖掘它们的精神品质,凝聚、鼓舞学生。要求学生能知晓家乡的风土人情、花草树木、家禽鸟兽,会使用日常农具,会玩常见的乡村游戏,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。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和田园情怀。

二、深化课堂改革,促进教学高品质发展

学校始终以课程建设为核心,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,创新师生评价为关键。一方面构建“现代田园教育”背景视野下的课程体系,初步形成较为可行的课程评价、学生评价、教师评价等体系。常州市高品质项目——《基于田园教育视野的“1+X”课程研究》,研究不断深入。另一方面加强课程统整,提供更为综合化、特色化的课程,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丰富多彩,内容体现地方特色。

一)学科课程为核心载体

1、转变教学方式,关注学科阵地。我校以陶行知“生活即教育,社会即学校”、“教学做合一”的教育思想为指导,积极开展了基于现代田园教育背景下“做中学,学中教”的课程改革教学研究。

2、打破学科壁垒,关注学科融通。我们将各科知识进行分析、整合,并结合学校的田园教育特色,以季节变换为主线,实施了“四季四节”课程。在这些课程的实施过程中,六个年级,同一主题,形式各异,协同开展教学活动,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,并逐渐形成了“顶层设计——年级统整——分科协作——成果展示——校级交流”的实施机制,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,提升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。

3、开发综合课程,关注学生能力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、校本开发的课程,指在教师的指导下,基于学生经验,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,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。

二)自选课程为拓展平台。

充分挖掘乡村、社区资源,与学校“小蜻蜓”乡村少年宫有机整合,开发舞龙、乡村游戏、田园写真、田园歌谣、田园诗文、园艺栽培、快乐农耕及家乡味道等二十余种以“田园牧歌”为主题的系列拓展型课程。在充分挖掘校内师资的基础上,外聘专业辅导教师(民间艺人、老农、工匠),面向社会发动志愿者,采用全校走班制、选师制、选课制的形式,精心组织,每周定期开展活动,使学校课程充分彰显现代田园特色,让学生亲手参与田园实践、品味田园乐趣、传承田园文化,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。

三)活动课程为体验阵地。

通过丰富多彩的田园活动,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,使学生开阔视野,增长知识,培养能力,发展个性特长,增进身心健康,从而能够生动、活泼、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。比如,为丰富学生的大课间活动,学校以“田园欢歌”为主题,把“种土豆”、“收南瓜”、“挑稻谷”、“打陀螺”等传统田园劳动、游戏项目融入活动中,既锻炼身体,又充满趣味性,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走进田园,体验田园、热爱田园。

三、丰富德育活动,创造学生高品质生活

学校围绕“让每一个生命自然生长”的德育建设目标,通过加强班级建设、丰富各类活动、拓展成长空间、加强家校合育等德育路径,注重学生自由发展、独立思考和实践创造,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。

 (一)开展学校特色活动,培养新时代小农人常州市小学生品格提升项目——《现代田园教育,助力新时代“小农人”的培养》正逐渐走向深入。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乐耕园、艺耕园、果园、校外实践基地,开展丰富多彩的播种、采摘活动,让同学们学习了劳动的技能,体验着品尝的快乐。

(二)以“田园四季”为主题,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。春季开展 “播种节”活动,主要活动有播种春天、舌尖上的春天、创意花盆制作等;夏季开展 “采摘节”活动,主要活动有欢乐采摘派对、采摘贴画展览、舌尖上的采摘、采摘诗歌吟诵大会等;秋季开展 “丰收节”活动,主要活动有收割水稻、挖红薯、参观粮食加工企业、农副产品交流会、丰收联欢会等;冬季开展 “品尝节”活动,主要活动有烹饪比赛、包饺子、水果拼盘制作等。

 (三)开展多种主题教育活动,提升学生文明素养。主题教育活动有生命教育、劳动教育、感恩教育、安全教育、心理健康教育、缅怀先烈扫墓、赴紫竹林实践等系列活动。多姿多彩的德育活动,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。

(四实施多元化评价手段,持续开展田园之星系列评比活动。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,制订上兴中心小学“田园之星”评价方案,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,从多维度评价学生,有田园劳动之星、田园礼仪之星、田园学习之星、田园运动之星、田园创造之星、 田园环保之星、田园卫生之星、田园诚信之星、田园艺术之星、田园自主之星等。学生自己同学、家长、老师都可作为评价的主体,形式多样,每月一评,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。

四、提升师资水平,促进教师高品质成长

 (一)抓好干部队伍建设。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,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。学校以党支部、校长室为引领,实行各部门分工协作,分级部管理的模式。学校领导班子凝聚力强,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。学校中层均实行竞聘上岗,职责明确,执行力强,能起到榜样示范作用,均有市级以上综合荣誉,有常州市五级梯队和溧阳市四类优秀教师称号的占80%以上。行政人员分工具体,议事既民主又集中,既能分管好自己工作,又能互相关心互相合作。平时注重学习管理,注重自己专业素养的提升。工作中,注意调动家庭、社会等各方面积极性,形成育人合力。

(二)抓实青年教师培养。

1.为了促进广大教师业务素养的提升,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,学校建立“果树生长式”的培训模式。每学年,学校确立一个大的培训主题,这就相当于果树的主干。每个月,围绕干主题,各学科组以小课题的形式开展培训活动,这就相当于果树的枝。

2.探索“辐射式”的教师成长路径。充分挖掘具有特长的教师,成立特长教师工作坊,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,培养出一批具有特长的教师,为学生成长服务,为学校特色发展服务。

3.关注青年教师的不断成长。新教师入职后,学校就帮助他们规划职业发展,提出“135”发展目标,即一年入门、三年合格、五年骨干。学校每年实施“青蓝工程”,精心为青年教师选好领路人,通过举行庄重的拜师仪式,签订师徒协议,为他们搭建成长平台。

路漫漫其修远兮,将上下而求索。兴小全体师生将不断探索“现代田园教育”发展路径,为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,为满足广大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而不懈努力。 

 


【打印此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
版权所有:溧阳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承办:溧阳教师发展中心
联系地址:江苏省溧阳市南环路45号 邮政编码:213300